发布日期:2018-11-07信息来源: 中国养生保健网点击: 次我要评论()
进入深秋,天气冷暖多变,昼夜温差大,此时暑热渐退,湿气仍盛,因此湿热体质的人特别容易出现健康问题。秋季养生,在情志、饮食、起居等方面都要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以养收为总的原则。渐入冬寒后,人体关节部位最怕受凉,容易出现腰腿痛等疾病,因此需要开始加强保暖。此时穿衣不宜露膝,同时要注意护足。这一时期机体代谢增强,各种消化液分泌增多,是消化道溃疡的高发期。此时要注意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并注意适当吃一些养胃的食物。
秋冬季节,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中医除了讲究保暖、避免风寒外,在饮食也应该多加注意。中医在药食同源方面是讲究体质的,要根据每个人体质的情况去选择一些相适宜的食疗方法,除了保证新鲜的蔬菜水果的摄入,羊肉、牛肉、银耳、山药、大枣、百合等都是秋冬季非常适宜的食疗食品。为增加御寒能力,老年人多食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蔬菜、水果、豆类等食品,如猪肝、黄豆、黄豆、花生、禽蛋等。少食辛辣食品,注意补充水分,每日不少于2000毫升。
石学敏是运动养生的积极践行者。几十年来,他几乎每天都要坚持清晨五点多起床,慢跑或者快步行走,一个半小时大约一万多步。中医讲究运则行,动则通,气血不行、不通则瘀,瘀则百病生。通过适度的体育锻炼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体对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所以一定要适当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调节和兴奋大脑的神经中枢,还可以提高睡眠质量。
石学敏介绍,他经常用自创的“指针法”为自己按摩。坐在椅子上,靠背,头稍后仰,双目微闭,消除杂念。然后,双手向后做护住后脑勺状,用两个大拇指在后颈部及耳垂后,找到三对穴位:天柱穴(位于后头骨正下方凹处)、风池穴(在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凹陷处)、翳风穴(位于耳垂与下颚侧边骨头交接处),依次按压这三对穴位,不一定穴位精准,按压穴位周围同样有效。每次按压3分钟,每天坚持10分钟即可。
来源:今晚数字报
上一篇:破养生乱局,亟待“正规军”发力
下一篇:医学达人“论剑”养生
![]() |